新闻中心 News
疫情之下,普惠金融趋势几何?
2020/02/26

      2020年的这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注定将成为一代人毕生难忘的记忆。因为它的蔓延已经影响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而更为严峻的是这场“黑天鹅”事件对于经济的巨大影响,最直观的体现在了广大中小微企业的生存问题。“救助、解困中小微企业”,成为防疫抗疫之下,国家与民众共同聚力的焦点。

      在此大背景下,各个金融机构纷纷发布相应策略,一方面我们深感金融机构的“时代担当”,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未来“中小微金融”发展的端倪。今天,首佳顾问将与您共同盘点:疫情之下,普惠金融“新政”趋势几何?

        

一、国家政策层面

      疫情发生后,中央关于疫情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冲击已经做了较为明确的估计,并安排各部门实行对冲操作,积极为企业“减负续命”。如税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将2月份纳税申报期限延长至2月24日;人社部明确允许企业延迟缴纳社保,北京将1月、2月应缴社会保险费征收期延长至3月底,旅游、住宿、餐饮等10个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可延长至7月底;国家发改委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支持性电价政策,重点减免两部制电力用户容(需)量电费支出,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等。

而最为关键的,仍然是金融领域的扶持政策。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中国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

      1.优惠利率贷款。央行等五部门要求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对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重点企业,央行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财政部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50%给予贴息,确保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低于1.6%。

      2.对于还贷困难的企业,可以展期或续贷。央行等五部门明确,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这一系列政策,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各商业银行

 

       有了“央妈”和“财爹”的政策方向认定,各商业银行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首佳顾问梳理了近期见诸外界的各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政策,让您一张表内能够看明白:


(备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信息,空白位仅表示未能找到相关信息,不表示相关银行没有相关服务。上表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各银行。)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各商业银行针对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中小微企业,以及与抗击疫情相关的医疗物资生产的中小微企业,有着同向的支持方式。

整体来看,包括六大方面:

  • 信贷额度倾斜
  • 符合条件可续期延期或展期
  • 加快审批效率
  • 加强线上服务
  • 推出专项产品
  • 信贷利率优惠

       对于战“疫”主战场,湖北乃至武汉,有部分银行也有专门的利率优惠和信贷支持措施。

这些措施,无疑是符合与央行等五部门的《通知》精神的,可见此次疫情冲击之下,上到政府,下到各商业银行,对于支持企业战胜疫情、求存求生需求的决心之大。

       此外,在首佳顾问看来,正如我们多次提到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速的放缓,我国的信贷利率本身已经进入明显的下行周期。眼前疫情“黑天鹅”的发生,对于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直接冲击了众多关系民生的中小微企业的生存,这对于民生的间接影响是巨大的。我们时刻应该看到,民生工作始终摆在突出位置,保民生的根本是保就业。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见,除了各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大力支持以外,新一轮的降息或将不远。


三、普惠金融趋势几何


       疫情之突发,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各家银行在“中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上的发展速度。结合过去2-5年的基础,各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的路上,也呈现出明显的趋势:

  • “中小微“信贷业务占比,将在银行整体业务结构层面持续上升;
  • 伴随着普惠金融过去几年的持续探索,各银行中小微信贷产品未来将出现更大幅度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 “线上化“将成为各家银行的普遍趋势,从贷前、贷中到贷后,线上化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深入。

       作为金融机构二十余年的合作伙伴,首佳顾问将举集团之力,与伙伴客户共进退、同创新。普惠之路,应该说,对于金融生态下的各类机构,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做实风控“、”做大规模“与“做好利润”之间找到协同、有机发展之道。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V估价系统介绍-节选


     

  注:本文由首佳顾问原创发表,如需转载请联系首佳顾问,转载文章需在文章前写明作者、公司及转载来源,违者必究。

附件:
Powered by ZZZcms